借一辆车过年,丰田bZ3没让我失望

2024-03-23 13:07:58 易车网阅读量:5011   
imgad2

我家一油一电两辆车,平时油车给老婆和父母开,电车小鹏P7我自己开,几年下来也算得上深度纯电用户了。小鹏P7总体上挺满意的,但偶尔会有空间焦虑,比如拖家带口出门。节前正好有机会,我借到了一辆丰田bZ3,回娘家、办年货、串亲戚,两周跑了近500公里。做姑爷的都知道,回娘家住有多无聊,陪玩老婆孩子岳父母,闲下来时,我还是喜欢多研究研究汽车……因此,这篇文章算得上深度体验后的用车分享。

目前最帅的丰田纯电

可能有朋友会奇怪,按理说bZ3的定位不如小鹏P7高,难道会更好用吗?其实场景不同,对应需求也不一样,过年嘛,免不了跑长途、多载人、高负载,所以车辆的极限装载能力、续航准确性这些方面,就比日常通勤重要得多了。

丰田bZ3的三围尺寸为4725/1835/1475mm,从上面几张照片不难看出,bZ3取了介于轿车和跨界车中间的形态,高度相当于跨界车,而车身姿态又符合纯电轿车的定位。作为前驱车,L113却一点也不短,车头比例不会给人前驱家轿那种刻意加大车厢空间的感觉。车尾没有像轿车那样急于下压C柱,而是做出了溜背。为了提升运动感,C柱与车身同色的部分没有闭合,从而形成悬浮车顶的效果。

简约实用,不乏特立独行的想法

bZ3的内饰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燃油车的一贯思路,保持简洁的同时,门板、扶手、仪表台前端这些手常触及的地方也用了软性材质包裹。我挺喜欢bZ3的坐姿,视野比轿车略高,车门三角窗面积大,同时又没有SUV那种坐椅子的感觉。

座椅的舒适度尚可,接触面料柔软细腻,下陷感不强,坐上去很快就有了支撑,前排座椅的舒适度我认为接近燃油B级车的水准。我168cm的身高,头部空间还有一拳多的水平。

后排座椅的表现比很多纯电家轿都好,bZ3这种接近跨界车的定位,即便下方有电池包,后排也并不憋屈,没有坐板凳那种强行折叠身体的感觉。更重要的是,在e-TNGA架构下,bZ3的后排是纯平的,满载5人时后排中央乘员体面多了,这一点春节拉亲戚时被我大姨点名表扬。我坐后排时腿部空间还有20公分,考虑到4.7米出头的车长,2880mm的轴距,还有较长的L113,bZ3能做到这样的后排空间表现很不容易了。

bZ3有很明显的“非常规思维”,比如说车窗控制逻辑,主驾用1个升降按键和1个拨杆的组合调节4个车窗,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,我是把玩了几分钟之后逐渐适应的。

中控的悬浮式设计可谓“奢侈”,集成换挡、电子手刹、双闪3项功能,手机可以侧放在中控台,前方配备两个C型手机充电口。这里的玩法,可以把充电线绕在悬浮式中控台的槽里,尽量利用这部分空间,不过我更愿意把手机放在中央扶手前方的无线充电区。

中控的设计导致没法放杯架了,不过bZ3的左右空调出风口下方隐藏了两个杯架,一按即出,拿取更方便。但水瓶满装时重心高,不太稳。

出发时

卸得差不多了

不出所料,临近春节借来的bZ3,就是比我的P7能塞。这次回娘家要带上孩子衣物、不要的玩具、拜年年货、露营车、我的办公套装,虽然bZ3把一部分后备箱纵深让给了后排乘客,但得益于它的后备箱高度比一般轿车稍高,极限装载能力一点也不差,用P7的话怕是只能往乘员舱里堆了。

有限尺寸下,设计师不得不做出一些细节取舍,比如后排座椅追求宽大舒适,与后门扶手有干涉,因此不能放倒。中央扶手区尽量镂空,可以放包、女式鞋,但扶手箱本身只剩下一个小抽屉了。总得来说,实用性这方面bZ3还是不错的,优先给到了前后排乘员舒适体面的乘坐感受,再利用接近跨界车的形态提升后备箱储物能力。所以在搭载电池包的情况下,bZ3的乘坐空间和极限储物能力都不弱于同价位燃油车,也比大部分同价位的纯电轿车强。

按键转向灯好用吗?

丰田bZ3的液晶仪表布置非常靠前,这样做的好处是与视线更齐平,向HUD的体验靠拢。而为了不遮挡仪表视线,bZ3的方向盘设计成了上下削平的“矩形”,我一向讨厌大圆方向盘,所以bZ3的近矩形方向盘用起来还蛮趁手的。

记得特斯拉Model 3改款后取消了转向灯拨杆,集成到多功能方向盘按键上,这一举措争议很大,一些媒体评价难以适应。丰田bZ3也是类似的做法,不过与Model 3有差异的地方在于,Model 3是把左右转向灯上下排布在方向盘一侧,而bZ3是分列方向盘左右。个人体验下来,取消转向灯拨杆肯定需要适应,bZ3的适应速度要比Model 3快不少,左右排布的方式也比较符合直觉。而在晚上点亮近光灯后,方向灯按键左为红,右为绿,因此即便方向盘打了一个较大的角度,凭眼睛余光分辨不同颜色,也能清晰知道该按哪个方向键。此外,Model 3的方向按键是半虚拟的形式,bZ3的按键更大,键程长,且是两段式,浅按亮3下,深按一直亮,延续了拨杆的操作逻辑。

智能化水平已达主流

屏幕下方常驻空调快捷控制,带前后排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,刚才提到的车窗控制,嫌麻烦的话,这些操作也都能通过语音完成。语音系统的识别成功率很高,支持打断,人声音色也不再是机器人发音,更接近真人。在我看来,智能化这东西很难做成技术壁垒,除非像华为、小米这样有自家的软硬件生态。因为车企大部分的智能化开发工作也是与供应商协同完成的,真人发音一家车企首发后,很快其他车企也就跟进了。就多数人对智能化的需求而言,bZ3的水平已经足够足够了。

续航充电都很稳

丰田bZ3搭载两款磷酸铁锂动力电池,供应商为弗迪,容量分别为49.92kWh和65.28kWh,对应CLTC续航517km和616km,我开的是后者。众所周知,CLTC肯定虚,不过bZ3支持动态显示剩余续航,会根据环境温度、驾驶习惯、开关空调等因素实时计算出一个更靠谱的剩余续航里程。

丰田bZ3的快慢充开口都位于左后翼子板,充电时不需要车头往里面扎。我把车开到剩余SOC 11%后去充电,充电时气温3℃。可以看到bZ3的充电功率初始升到接近70kW,然后稳定在60kW附近,就这样一直充到85%附近,功率才下降到35kW,到了95%附近下降到10kW左右直到充满。这是非常稳定的功率表现,同样的充电桩,可以用我的P7做个参照:

我的P7搭载NCM811电芯,充电功率在30~60kW之间反复跳动,达到SOC 80%后进入涓流充电,就很慢了。造成充电功率不稳的主要原因是低温下出于保护策略,电池管理系统不会持续高功率给电池充电。另外,P7在自营充电桩就能跑出更高的功率,虽然也是反复横跳吧:

人们通常认为磷酸铁锂低温充电性能差,但这并不绝对,bZ3两次充电,两个不同品牌充电桩,都跑出了高度一致的充电特性——60kW一直干到85%,让人心里踏实。

这次回娘家我跑了单程75km左右的小长途,记录了掉电情况。出发时气温-1℃,自动空调22℃,座椅和方向盘加热1挡,车内3人+行李箱堆满。出发时剩余续航355km,中间堵车1小时,尽量使用L2辅助驾驶剔除个人驾驶偏好带来的差异,到达后剩余续航285km,实际跑了75km,续航折现率107%,属于是“反向虚标”了。到娘家前50km高速巡航的平均电耗仅为百公里12kWh。按照这个掉电情况推测,bZ3冬季充满电后动态续航显示出的420km比较靠谱,保守估计满电单程跑近400公里问题不大。

充电续航表现好,我觉得有两方面因素,一是bZ3的三电系统确实有点东西,对公共充电桩的适配性做得好,充电速度不如3C/4C电池那么猛,但功率稳定,低温下BMS的电芯均温到位,确保了放电性能;二是bZ3标配热泵空调,应对-10℃以内的低温,制热效率远高于PTC空调,从而大大提升了冬季续航表现。

其实很多时候,电车车主的焦虑不在续航,而在补能。我平时最烦的,就是剩余续航不准,老得在心理测算打折率。媒体最爱评测的充满电能跑多远反倒是其次,最紧要的,是车辆得让我知道它到底还能跑多远,显示得准,比虚头八脑宣传满电续航要靠谱得多。

开起来还是丰田的味道

我开bZ3跑了不下500公里,各种路况也尝试了个遍。这辆车很符合丰田在10~20万元价位一以贯之的驾驶定义——轻灵好开。表现在良好路况上,bZ3能带来非常平稳的驾驶感受,方向盘半径不算大,且阻尼非常轻,反复揉车时一点也不累人。悬架在面对减速带时,一开始的收缩还挺主动的,但总体行程较短,所以车速快了舒适性就容易露怯。由于电池包将更多负荷压在后桥上,我感觉bZ3的后悬刚度比前悬明显要大,因此后排乘客的行驶舒适性不如前排,轮胎的降噪表现还不错,100km/h以内的抑制都很到位。

动力方面,丰田也尽量迎合更多人群。比如在运动模式下,轻轻给一点加速踏板行程,电机都能反馈给你明确的推背感,可以说是“很不油车”的模式。而在标准和经济模式下,动力输出就柔和线性得多了,就算突然地板电,扭矩也有个0.5~1秒线性攀升释放的过程,这样不会让乘客太难受。有一个小建议,AutoHold如果能记忆就好了,省得每次上车都要手动打开。

从燃油车开始,丰田就在10~20万元努力普及主动安全技术,电动车bZ3也不例外,DRCC、PCS、LDA、LTA这些涉及规避碰撞的主动安全功能全系标配。我这台顶配还搭载了倒车盲区警示、并线盲区检测、泊车辅助制动、车门误开预警。bZ3的L2辅助驾驶能力不包含自动并线,但胜在稳定,相比P7的X-Pilot 2.5退出率更低,方向控制柔和,加减速也符合直觉,这也是为什么回娘家时我一直开着L2,确实轻松了不少。此外,DMS驾驶员监控摄像头还可以识别面部动作,确保注意力集中。

总结

bZ3很适合从传统燃油车或HEV向纯电的人,其参数给不了人们太多惊喜,但长期相处下来,也不会有别的车企“画大饼”实现不了的失望。bZ3给我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,一方面它延续着丰田的一贯传统,准确的续航,稳定的充电体验,省心的L2辅助驾驶,较低的电耗,足量的空间;另一方面又有些比较出格的探索性设计,比如转向灯按键化,大胆的外观。作为4年的纯电车主,我觉得一辆车“猛不猛”决定了你要不要买它,而长期相处下来,它的表现“稳不稳”才决定了真正的用车幸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