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入海口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
记者从28日在山东东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上获悉,历经3年不懈努力,黄河入海口所在的东营境内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,互花米草治理区清除比例达99%以上。
互花米草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系发达、繁殖力强、种群扩散快,原产于北美东海岸及墨西哥湾,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,位列我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。
20世纪90年代初,互花米草被引种至东营,用于海堤防护。此后20多年间,互花米草面积变化不大,但2010年后进入爆发期,迅速蔓延扩散到黄河三角洲潮间带,总面积一度超过1万公顷,阻隔了湿地水文连通,造成生物植被破坏、生物多样性下降,严重威胁黄河入海口湿地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生态系统安全。
2020年8月,山东省印发《山东省互花米草防治实施方案》,开展互花米草省域一体化治理。东营市联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,通过实施互花米草治理实验项目,探索形成“刈割+围淹”“刈割+翻耕”等治理模式。截至目前,当地共统筹各类资金4.4亿元,累计治理互花米草1.1万公顷,复萌率低于10%。
为实现常态长效,东营还实施投资近10亿元的10个黄河三角洲湿地综合恢复工程,疏通被阻塞潮沟76公里,恢复盐地碱蓬5万余亩,修复海草床1500亩。
东营市委书记杨国强说,最新监测显示,东营市境内互花米草治理区清除比例达99%以上,底栖生物种类增加近30%,黄河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。
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介绍,目前,山东沿海各市2023年互花米草防治任务已按时完成,全省互花米草基本实现治理区域全覆盖,互花米草清除率达到85%以上。